老年養寵物當老伴的好處

許多熟齡族感嘆,回家總是冷冷清清、無人聞問……,當兒女相繼離巢,又沒個老伴,如果這時有寵物在旁,不失為排解寂寞的好方法!

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家中曾飼養貓、狗、小鳥,深刻體會寵物帶來的療癒功效。不過他在門診中,常見獨居長輩患有2種以上慢性病,或因為慢性關節疼痛,行動受限,加上子女離家衝擊,生心理交互影響,出現所謂「空巢症候群」,造成血清素不穩定,影響大腦控制憂鬱、焦慮、睡眠和衝動等機制。

心理學家艾瑞克森(Erikson)曾把人的一生,劃分為8個階段,最後一段是50歲後到生命終點。楊聰財說明,當中年後開始回顧自己的階段,比較神經質的人,容易否定過去努力,導致憂鬱症發生」,他認同健康需要有「四老」──老友、老本、老狗和老伴,而當寵物介入生活,健康促進效果可能遠比您想像的更多:

1.降低孤單

從心理層面來看,透過寵物陪伴,比較能增加安全感及自信心,減少孤單感受,國外已有不少研究發現,熟齡族群養寵物,如同「動物輔助治療」,有助提升憂鬱症療效。

2.促進動腦

照料寵物的吃喝拉撒,並察覺其躁動不安或其他表現,都會刺激知覺、增加動腦機會,延緩失智發生。

3.穩定情緒系統

不只寄託情感,常帶寵物去散步,可增加腦內嗎啡,楊聰財分析,「會讓您比較淡定,心情愉悅,另外會增加您的多巴胺,改善大腦整體功能」。

4.降低心血管風險

根據2017年英國期刊《科學報告》發布研究,40至80歲的瑞典獨居者,有養狗比起沒養狗,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36%,推測和活動量增加有明顯相關。

以實例來看,一名66歲的退休公務員,丈夫過世後,孤獨感來襲,老是向女兒抱怨身體「這裡痛那裡也痛」,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病因,最後求助精神科,才診斷為憂鬱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,也是典型的「空巢症候群」。

就在束手無策時,朋友托她照顧一隻馬爾濟斯小型犬,一段時間後,疼痛問題竟得到緩解,憂鬱症的病程也從半年縮短為3個月,楊聰財解釋,「治療幾乎事半功倍,因為她重新找到生活重心,忙著上網查資料,看怎麼養好這隻狗,還可以跟女兒聊聊照顧心得」。

不過,養寵物的確可以當老年的老伴,但如果能真正有個能一起睡、一起聊、一起.....的伴侶更好;而我們就可以協助您輕鬆找老伴,可以參考:10萬台幣輕鬆找老伴、輕鬆有老伴

聯絡諮詢娶大陸新娘、越南新娘:

Line ID :@451ptavl

直接點網址連結加Line聯絡:

https://lin.ee/N4xqOau

 
RichXbride
  • 本文由 RichXbride 發表于2019 年 1 月 18 日 21:50:27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xbride.org/data/match462.html
匿名

發表評論

匿名網友

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